2018年8月23日,市区镇20名人大代表在镇人大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对全镇大湾社区、中心社区、东街社区、老街社区开展加强新时代社区管理工作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社区干部责任担当
代表们对四大社区“两委”干部在岗、爱岗、敬岗开展窗口服务中,接待前来办理事务的居民,态度和蔼、认真负责很满意。基本一员一岗,一岗多责。社区条块结合,规章制度健全,公示栏事项透明,服务指南内容详实。
——社区管理稳中有序
社区工作是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基础平台和服务窗口,在镇相关的业务部门指导下,能与部门之间上下联动,积极配合,服从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各项任务正在积极稳妥的推进。代表们通过现场观摩、现场咨询、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了解并给予充分肯定。
二、存在的问题
——阵地建设基础薄弱
中心社区、老街社区办公条件简陋,面积不足,无法满足现阶段办公需求,影响居民对政府和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公信度。
——社区管理区域划分不明晰
中心社区是开发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商品房小区20余家,企事业单位300余家,对管理“一篮子”小区居民物业纠纷、安全隐患、各部门业务等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街、东街社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配套设施落后,公厕、雨污分流、地下管廊等基础设施亟待改造;居民区房屋违建、占道经营、电线乱搭、车辆乱停乱放等需集中整治;东街社区天燃气管道增设、公共体育活动场所等应纳入老街改造。
——社区服务居民内容单一
社区文化氛围不浓厚,精神文明文化活动阵地缺失,社区服务居民项目与居民日常需求相关联的较少,便民服务、邻里文化节、传统文化、多元文化的服务供给模式尚未形成,社区服务方式亟待创新。
——无居民文化、体育、阅览室、活动室
大湾社区虽各项功能配套高端,但“不接地气”,对前来办理事项的有距离感、开展活动内容单一、实用性不强;其它三个社区共性是无“三室”,即:老年活动室、文娱体育活动室、社区文化图书阅览室,力争形成高低中档并举、服务功能齐全的立体社区服务体系。
——干部队伍固化:结构不尽合理
社区工作接受居民区党组织领导和居民日常监督,主要职责包括代理、代办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的各项事项,提供便民、利民服务,开展公益慈善服务,培育社区文明新风。有的干部难以适应新时代要求,需具有文化知识高、政治素质强、有责任担当、担难、担责和创新精神干部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社区居民反映矛盾突出
主要是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业主委员会缺乏有效监督而引发诸多问题。小区物业企业单位大部分是和房地产开发商一起捆绑进驻小区,管理多以家庭、家族式公司,物业进驻门槛低、资质标准不达标,开发商自行制定管理模式占据主流,缺乏专业的物业管理人员,管理技术落后,只提供保安、保洁基础服务,收费财务不公开,从而导致业主正常生活得不到安全保障,上访、市长热线、投诉反映社区干部不作为等矛盾不断升级,严重影响葛店开发区富强、创新、宜居、新兴、幸福葛店形象。
——居民小区无公共用房
按照《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管理办法第十三、十四条,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建房工程规划许可中,应当对物业服务性用房进行审核,按照不低于总建筑面积千分之三的比例增加配置物业实用性用房。开发区各职能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制止开发商一卖了之,确保提供给社区服务办公和居民创办活动室所需用房。
三、建议
——科学规划创新发展
加大对老街、东街社区整合力度。一是基础设施配套,规划公厕、文化体育活动绿化广场;二是雨污分流集中无公害化处理;三是集中整治乱搭、乱建、占道经营、乱停乱放;四是改变政府兜底负责居民区清扫卫生垃圾模式,改为公益性物业,以奖代补,是让公益性物业通过收取物业费,小区公共资源管理费等 ,增加其“造血功能”,社区积极参与配合小区自治,争取用2年的时间,是让公益性物业真正通过市场化运作,全部托管无物业管理小区,改变居民依赖政府包揽卫生的习惯。
——争取领导重视、部门齐抓共管
按《湖北省物业管理条例》落实小区公共用房。依照政策法规对全区已建小区、在建、新建商品房小区,来一次全面摸底调查、执法检查,要求开发商提供物业和业主公共用房、解决社区办公用房和业主委员会办公文化室(图书阅览)、体育娱乐、健身,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发挥“三驾马车”、“三位一体”、“三方联动”有效管理模式,为居民业主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
——加强物业管理,依法监管,打造“红色物业”
集中依法查处一批、清退一批、整合一批、引进一批,完善业主评价体系,以政府、社区、业主委员会评价为主体的物业服务质量综合考评机制,向社会公开公布考评结果,规范收费标准,服务质量,定期公布账务收支状况,不断改进物业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健全业主委员会工作制度,居民和业主自制制度,通过法律制约,人大机关监督,发挥小区业主委员会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社区加强与物业、业主委员会的沟通联系,积极有效化解矛盾,将党员精神渗透到物业管理中,实现党建领航作用。
——统筹规划、合理划分社区管理区域
原则上规模达200户小区必须引进物业公司或居民自制,根据葛店各大安置社区、商品房小区入住率不高,可按行政区域划片整合落实村(社区)属地管理,划分明晰,避免超大社区、失管小区和社区与行政村之间相互推诿,重新规划按大不变小的调整原则,将已建安置社区、在建安置社区、即将新建社区与公安、消防、村(社区)、房管、规划等职能部门统一组织来一次全面摸底,分类施策,推进村(社区)全覆盖。
——加强对社区干部培养、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结合社区换届契机,将年轻有工作能力,群众公认党性原则强,有为民服务意识的年轻干部提拔到主要职位上担当重任,制定社区“两委”干部学习培训计划,可推荐在业务相关部门挂职锻炼,学习提高为民服务能力,拓宽用人渠道,特需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按照用人标准选拔优秀人才,承担起社区服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提升社区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赵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