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概览 > 常委会公报

【2017年公报第一期】关于鄂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 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常委会公报       2017-04-06       
       返回列表

——2017年1月4日在鄂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鄂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全市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主动作为,精准施策,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总体完成了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认真落实国家、省各项稳增长政策,多措并举稳定经济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5亿元,增长8%,增速低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万元。财政总收入完成73.4亿元,增长9.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2.9亿元,增长10.5%,增速高于预期目标0.5个百分点。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90亿元,增长15.7%,各项存款余额590亿元,增长15.7%。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9%,控制在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以内。
  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出台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23条政策措施。通过对重点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服务、定点对接服务、日常跟踪服务等多种形式,帮助困难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问题。落实国家结构性减免税等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6.4亿元以上。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作用有效发挥,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9亿元,增长17%,增速与预期目标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3亿元,下降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67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69亿元,增长16%。统筹抓好156个市重点项目和13个省级重点项目建设。156个市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鄂州开发区南外环路、木之君铁路材料等30个项目竣工;鄂咸高速、鄂州电厂三期、南都新能源等13个省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预计完成投资7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5%。
  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扩大旅游、信息、绿色、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规模,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1亿元,增长13.4%,增速领跑全省,低于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其中网络交易额150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0.5%。
  (二)产业创新转型步伐加快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出台加快科技创新16条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市校全面战略合作,全数字PET-CT、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工建设。创新投入持续扩大,全社会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2%,比上年提高0.51个百分点。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认定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2家,在孵科技型企业120家。预计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28.7亿元,增长10.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6.4%,占比高于预期目标0.6个百分点。
  工业加快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功推进七叶皂苷钠等30多项新产品产业化,彤诺电子三期、人福药用辅料基地等45个项目建成投产,光安伦电子芯片、北斗产业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施“百家企业技改工程”,117家规上工业企业推进技改项目122个,完成技改投资80亿元;促进“两化”融合,“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达70家。预计工业投资增长7.5%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完成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增速与预期目标持平。
  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预计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51亿元,增长13.1%,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占比高于预期目标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中部电子商务基地不断发展壮大,预计全市电子商务实现零售额90亿元,增长5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0%。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旅游总收入达65亿元,增长12.1%,接待游客总量达到728万人次,增长10.1%。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银行网上支付客户4.7万户,金额达23亿元;第三方支付12.5万笔,金额达9000万元。工程设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收入均增长两位数以上。
  生态农业蓬勃发展。预计实现农业总产值150亿元,增长3.1%;实现农业增加值46.8亿元,增长4%,增速与预期目标持平;农产品加工产值280亿元,增长7.7%。提档升级生态农业基地,新增标准化生态农业基地2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66个。推动农业向市场化、组织化转变,新增农民合作社63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3家,家庭农场总数达708家,土地流转面积28万亩,流转率41.1%,居全省前列。农工、农旅、农业与电子商务等融合发展。
  (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
  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化解钢铁、水泥行业过剩产能,鸿泰科技炼铁落后产能28万吨已基本淘汰,鄂钢提前2年完成化解钢铁产能406万吨的任务,全面淘汰水泥企业3.0米以下磨机。推进水泥行业兼并重组。支持企业去库存,商品房去库存周期9.4个月,比去年同期缩短5个月。帮助企业降成本,落实结构性减税和收费减税等政策,减少企业制度性成本。加快补齐基础设施、民生等短板,基础设施完成投资350亿元,增长25%,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个百分点;启动实施梁子湖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等补短板项目。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49项,审批流程审减率达87.2%。在省内首家采用PPP模式进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建立“互联网+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准入类审批时限由56个工作日缩减为1-5个工作日,项目建设类审批时限由372个工作日缩减为62个工作日。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探索实施“一址多码”、全程电子化登记、电子营业执照等试点,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707个,增长41.7%。深化投融资改革。建立投资负面清单,推行投资项目并联审批。大力推广PPP模式,在建PPP项目7个,总投资87.8亿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信用信息归集系统,开通运行“信用鄂州”网站,已归集许可信息6498条、处罚信息216条(不含工商部门)。
  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招商引资平稳增长。预计实际利用外资26910万美元,增长10%,增速与预期目标持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8个,签约总金额929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4个。外贸出口稳步增长。预计全年出口26600万美元,增长15.9%,增速高于预期目标5.9个百分点。开放功能进一步提升。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纳入国家级战略规划,预可研评审高效推进;三江港综合码头一期水上工程已完工,综合大楼正在招标,“东西比翼、双核驱动”的开放发展新格局逐步拉开。
  (四)城乡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
  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编制完成《鄂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完成城建投资20亿元,增长15.6%。加快实施凤凰大桥、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东洋澜湖生态修复、主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主城区客运枢纽站、天龙山公园等一大批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的项目。预计完成主城区绿化建设投资1.6亿元,增长220%。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0%,水质达标排放率达100%。
  新区开放开发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预计完成投资630亿元,增长10%。产城融合步伐加快。南山集团赤湾物流园建成开园招商,苏宁云商一期、佛洛伦萨小镇一期、康源药业三期等项目建成,宝湾物流园、苏宁易购等项目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梧桐湖新区被征地农民村改居,航空都市区被征地农民同步市民化政策为征地拆迁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8%。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进农村污水全处理、全收集,梁子湖区实现村全覆盖,我市被列入全省污水处理试点市。编制完成32个美丽乡村规划,涂家垴镇万秀村等6个村获评全省“绿色示范乡村”。
  城市管理力度加大。“五城同创”高位推进。加大对城市道路、公园、美化亮化工程的维修保养,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完善城乡旅游设施建设。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通过国家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验收、全国园林城市复检。
  (五)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绩。出台《鄂州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完成既有和新增碳交易试点企业排放核查和履约。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大气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攻坚战。对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排放、秸秆焚烧、扬尘、油气等12个方面大气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预计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提高7.7%,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6%和10%。
  水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升级改造现有污水处理厂,水质达标排放率达100%。

积极推进西洋澜湖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纳入国家考核的梁子湖、长江燕矶和长江三峡出境断面达标率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绿化水平持续提升。扎实推进绿满荆楚绿满鄂州行动,完成造林绿化面积4.2万亩,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加快园林绿化项目建设,累计种植色块苗木81.8万株,草坪地被12.6万平方米,乔灌木52万株。预计森林覆盖率达到11.3%,比去年同期提高0.13个百分点。
  (六)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民生投入持续加大。预计全市民生支出76.1亿元,增长14.1%,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1%,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就业社保水平不断提高。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180人,完成预期目标的117.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1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低于全省目标控制数。强力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征收社会保险费10.5亿元;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预录登记参保单位193家;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待遇,全市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提高到1974元/月。加强社会救助,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至500元/月、350元/月。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加大,完成9999个贫困人口脱贫销号,1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开工保障性住房15201套,建成或基本建成6038套,完成年度计划的111.8%。预计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6756元、14917元,均增长8%,增速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实施薄弱学校提质改造、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三大工程。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6所、城区中小学8所,提质改造薄弱学校40所。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点2所、村卫生室20所。新建文体广场100余个,总面积约50000平方米。新建2600平方米,含7个放映厅、1025个座位的银兴国际影城。开展“周周乐”、“周周演”广场文化活动79场。市博物馆已对外开放,市图书馆已开工建设,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我市依然面临诸多制约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比预期大,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增速未能实现年度预期目标;实体经济经营困难,民间投资持续下滑;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结构调整任重道远;经济发展外部环境趋紧,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公共服务水平还不高,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仍然存在短板。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期安排
  总体看,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但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不容忽视。
  从国内外宏观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仍然疲弱,一些国家大选和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经济复苏的影响加大。国内新的增长支撑点缺失、民间投资不振、金融风险加大、居民收入减速等因素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仍将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从我市看,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项目的高位推进和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正在催生新的增长动力;改革开放持续深入,将不断释放红利。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但增长动力转换需要较长期的过程,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任务仍然艰巨,全市经济增长仍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我市发展环境条件,以及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经与省2017年预期目标和我市“十三五规划”目标衔接,建议我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左右;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
  ——外贸出口29260万美元,增长10%;
  ——实际利用外资29000万美元,增长8%;
  ——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和主要污染物削减量完成省下达的任务。
  三、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2017年是鄂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之年、关键之年、决胜之年,也是鄂州航空大都市建设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振兴实体经济,着力培育新动能,加快建设航空大都市,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作贡献、打头阵。
  (一)着力释放需求、创造供给,加快开创经济增长新局面
  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安排市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1852.8亿元,计划投资366.4亿元。启动一批“十三五”重大工程项目,重点抓好鄂咸高速、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主城区管网改造、马鞍山道路及地下综合管廊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鄂州电厂三期、鄂信钻石三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航空都市区安置社区、棚户区改造、市民中心等重大民生项目建设,抓好签约项目落地。争取更多的国家专项建设基金、中省预算内投资,用好产业发展基金。推动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计划的笼子,编制实施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积极推广PPP模式。建立完善PPP项目储备库,择优选择龙头公园、武汉地铁11号线(左岭-葛店南站)等条件成熟的项目向社会推介。
  持续扩大消费需求。认真落实国家新的消费增长政策,完善消费环境,引导和促进消费升级。放宽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教育文化、旅游休闲、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信息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引导企业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改善消费品供给。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扩大农村消费。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建立多层次住房供应市场,引导房企向旅游休闲地产、养生健康地产等转型发展。加快培育通用航空消费市场。
  全面提升供给侧质量。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积极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产品、工程建设、服务业质量,加快构建具有鄂州特色的产品、服务、工程、环境质量标准体系,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拳头产品、著名商标、名牌企业。鼓励企业全方位创新供给,扩大智能化、多样式、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吸引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企业直接投资,更好满足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需求。
  (二)着力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积极化解产能过剩,推进“僵尸企业”兼并重组。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着力降低制度性成本,落实国家降低企业税费、降低电价等扶持政策。积极研究房地产业促消费、稳增长的支持政策,优化房地产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补发展短板的同时,更加注重要素市场、产权保护等软性环境建设方面的制度性短板。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市级职权下放改革,确保基层接得住、管得好,在新区推进省级联审平台建设。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整合“四张清单一张网”,推行“一号一窗一网”。深化投融资改革。大力推广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领域建设和运营。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电子商务诚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城乡统筹体制改革等领域改革。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市校政产学研合作,搭建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以具体的项目为支撑,不断提升鄂州区域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支持湖北李时珍药物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和引进。加快发展校企共建技术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企业自主创新平台,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左右。
  加快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围绕全数字PET-CT、机器人及智能制造及上下游产业项目全方位做好服务,促进高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机构,通过“互联网+”模式开展设计、研发和制造,协同开展成果转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行业技术主导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和政府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带动作用强的重大科技成果项目。
  (三)着力引导增量、优化存量,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提档升级传统产业。继续实施“百家企业技改工程”,完成技改投资90亿元以上;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骨干企业培育工程,新增规上企业50家;促进制造业“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传统行业向中高端迈进。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加快真福医药、北斗产业化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逐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及高端智能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培育成为我市优势主导产业。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传统商贸业现代化改造,培育新型大宗商品和电子交易市场。加快建设唯品会华中电子商务中心三期、东湖高新华中智慧科技城等项目,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壮大。加快建设佛罗伦萨小镇二期、高山流水小镇、环梁子湖自行车赛道等项目,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33.5%左右。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集成示范基地、梁子湖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示范基地、示范园建设,改造提升生态农业基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00家。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新增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推进乡村休闲游景点提档升级,推动“互联网+生态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强“12316”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积极发展“互联网”经济。抢抓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契机,依托“宽带中国示范城市”、“智慧鄂州”等平台,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与三次产业的融合渗透,加快推进健康物联网总部基地、大数据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抢占信息经济制高点。
  (四)着力完善功能、统筹城乡,加快塑造品质鄂州新形象
  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全年城建计划完成投资25亿元。高标准推进海绵城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科学布局教育、文体、卫生、养老、停车场、充电桩等公共服务设施。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推进天龙山公园、东洋澜湖湿地公园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市民中心、文化中心、档案馆等城市功能。借鉴武汉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经验,加快鄂州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新区、航空都市区等城市重点片区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
  提升城乡承载功能。加快推进主城区客运枢纽站、葛华新城客运站等交通网建设;加快推进民信闸除险加固、曹家湖、垱网湖退垸还湖还湿等水利网建设;加快推进鄂州电厂三期、临江220千伏、文星、姚家湖110千伏输变电站等能源网建设。
  打造现代美丽乡村。按照“旅游+”的标准和模式,实施“规划优化、民居改造、文化挖掘、环境治理、服务配套”五大工程,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城市创卫标准,推进“美丽乡镇”和“美丽村湾”建设。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发展全域旅游。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开展全域生态文明创建,扎实推进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常态化。加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监管,支持实施一批节能改造工程,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巩固提升“空气环境质量改善攻坚战”工作成果,建立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及执法监管机制。认真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定实施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加快实施梁子湖水系综合治理防洪一期、洋澜湖生态补水等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
  (五)着力开放合作、内外并举,加快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
  加速推进机场建设。全力推进机场核心区征地拆迁、机场工程、转运中心及场内基础设施、场外配套设施建设。引入投资者,成立城市开发投资平台,整合招商资源,围绕航空物流、电子信息、健康医疗、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临空产业各引进1-2家龙头企业。
  构建多式联运交通体系。积极对接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加快三江港集装箱码头、葛店港区鄂州电厂煤炭码头建设,打造武汉新港长江南岸的核心港区。加快鄂咸高速建设,推进新港高速、机场高速前期工作,完善“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加快建设三江港铁路物流基地,着力推进鄂州长江公铁大桥、武汉地铁11号线(左岭-葛店南站)等前期工作,谋划建设空铁物流多式联运智能转运系统。加大航空港、铁路港和长江鄂州港国家一级口岸申报力度,实现空港、陆港、水港“三港联动”、无缝衔接,形成全国领先的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
  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抓好顶层设计,形成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武汉城市圈战略落实行动方案。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吸引国内外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研发中心等入驻鄂州,培育壮大开放性企业及产业。保持出口平稳增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建设电子口岸平台。促进武大泓元、武汉中有药业等企业产品出口,新增出口企业6家。积极引进出口创汇型企业、生产性外贸实体企业。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鼓励我市优势企业“走出去”。推动武鄂黄黄一体化、差异化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武鄂同城化。积极申报保税港区、保税仓库和保税物流区。
  (六)着力扩面提标、完善服务,加快推动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
  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全面落实“1+N”扶贫攻坚政策,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异地扶贫搬迁、社会救助、医疗保障、“雨露计划”、扶贫培训等工作,确保14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0256个贫困人口脱贫销号。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产能过剩企业分流人员、精准扶贫对象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好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完善城乡医疗保险一体化建设,着力解决好精准扶贫对象、兜底保障对象等弱势群体的就医困难。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3.5万套,基本建成1.8万套。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全面改薄”工程,新改扩建普惠性幼儿园12所,完成受灾学校重建、市二中迁建一期、鄂州中专迁建一期工程,启动鄂州高中国际部综合楼、鄂州城东学校项目。推进健康鄂州建设,加快市妇幼保健、儿童医院、市中心医院新内科大楼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基层文化站(中心)提档升级,推进市文化中心、市群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强社会治理。完善“1+N”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把信访纳入法制化轨道。深化平安鄂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各位代表,今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凝神聚力,开拓创新,克难攻坚,圆满完成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联系电话:027-60830100    EMAIL:ezrd@163.com
            Copyright 2021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5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