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概览 > 常委会公报

【2012年公报第五期】关于鄂州市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常委会公报       2013-04-17       
       返回列表

       ——2012年8月29日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
                                         鄂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江国新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为实现今年计划目标下半年拟采取的主要措施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抢抓省委、省政府推进鄂州综合改革示范工作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危中求机,难中求进,全市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9.3亿元,同比增长12.7%,增幅位居全省第六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8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69.67亿元,增长15.9%;第三产业增加值76.35亿元,增长8.4%。年初市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十项主要经济指标,有六项实现“双过半”,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4.8%、招商引资总额完成62.3%、实际利用外资完成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52.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完成50%。有四项进度有差距,分别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5.7%、海关出口总额完成32.6%。
  第一,工业经济难中求进,运行质量基本良好。围绕工业销售收入双千亿元目标,加快实施骨干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成长、亿元项目引进、全民创业“五大工程”,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协调,市财政安排2亿元财政间歇资金支持企业资金周转、1000万元用于企业技改贴息,筹资5000万元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资本金扩大到1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135.8亿元,增长1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4家,达421家。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增长25.2%。葛店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加速器被列为全省加速器建设试点。与武汉大学合作建设了全市第一家院士工作站,与华中科技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国家级节能建材质检中心、太阳能质检中心落户鄂州,金刚石刀具检测中心获批筹建国家级质检中心。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装备制造、建材、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三大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8%、29.6%、26.1%。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1%。企业上市实现突破,9家企业进入全省上市企业后备库,顾地科技公司在深交所成功上市,大通公司通过省证监会预审。
  第二,城乡一体化稳步推进,都市农业不断发展。市委召开六届五次全会,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和《实施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对各区城镇建设规划指导,编制完善区、镇、村(新社区)“四位一体”的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了葛华科技新城、鄂城新区、梧桐湖新区、红莲湖旅游新城的总规编制及修订工作,三江港新城规划正在编制之中。以“六种模式”建设新社区,全市在建新社区达71个。积极推进都市农业发展,抓好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51亿元,增长6.5%,是近五年来同期增长最快的一年。夏粮实现“九年增”,总产达到2.57万吨,增长8.5%;水产品12.69万吨,增长10.9%;蔬菜41.65万吨,增长1.4%;生猪出栏45.12万头,家禽出笼1098.1万只,分别增长9.9%和33%。大力推进农田水利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组塘堰改造全覆盖。加快水产、畜牧、蔬菜、林果四大支柱产业板块基地建设,百里长港沿线、樊寺线两条都市农业示范带初具规模,华容省级农产品加工园、长岭水产品加工园等园区建设速度加快。全市农村居民实现现金收入4282.2元,增长17.7%,位居全省第4位。
  第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大力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市级领导挂点制,市政府与各地签订项目建设大提速责任书,定期召开项目建设现场督办会,有效地推动了项目建设,促进了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7.9亿元,增长32.1%,增幅位居全省第七位。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19.9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6.5亿元,增长53.6%。投资结构得到改善,高新技术、技改扩规、节能减排项目投资分别增长18.9%、42%、48%;民间投资完成191.2亿元,增长54.6%,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4.1%。稳步推进“三个一百”项目建设,完成招商引资151.3亿元,增长45%,其中直接利用外资8893万美元,增长8.9%。148个新建、续建项目已开工建设118个,完成投资151.2亿元;118个前期推进项目已有90个签订协议、6个开工建设;175个中省投资项目已争取到位资金9.74亿元,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市城投公司成功发行8亿元企业债券,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市区共建机制,加快开发区平台建设,筹资8亿元完善葛店开发区基础设施,筹资6亿元支持鄂州开发区18平方公里园区集中连片建设,筹资20亿元加快梧桐湖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葛店开发区获批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大广南高速鄂州段建成通车,城际铁路鄂州段拆迁工作全面完成,吴楚大道西段、鄂州南互通、汉鄂高速、鄂东大道、东沟大桥建设进展顺利。
  第四,综改示范稳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率先突破。省委、省政府在鄂州召开综改示范工作现场办公会,综改工作得到国家部委和省的进一步支持,与36个省直部门签订了“厅市共建”合作协议,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制定了全年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将15项重点改革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葛店开发区开展减少行政层级试点,搭建“市-功能区-新社区”组织架构,汀祖镇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方案正在完善之中。加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全面推进确权颁证,组建市农业发展投资公司,建立综合产权交易平台,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22.16万亩,占总面积的31.5%;大力推进“两型”社会改革,全国新能源示范市和鄂州开发区“园区循环化改造国家试点”已向国家发改委申报。大力推进城乡社会管理创新,推行城乡网格化管理,搭建社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做实农村新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社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体系。
  第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内外贸易有升有降。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28.26亿元,增长23.5%;一般预算收入19.5亿元,增长27.4%。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含省款)27.3亿元,增长67.1%,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等支出分别增长64.5%、126.7%、60.3%和90.1%。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38.4亿元,增长18.3%;全市贷款余额达201.4亿元,增长25.8%,实现三年翻番。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推进会,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354家企业签约授信321.3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消费市场保持旺盛,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26亿元,增长15.8%,城镇、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6.8%和6.8%。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市自然村农家店覆盖率达91%。家电下乡情况良好,实现销售额5934万元。海关出口出现负增长。受国际市场需求不振影响,上半年全市完成海关出口7700万美元,下降18.7%。
  第六,民生投入不断加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认真办好“十件实事”,上半年已筹措到位资金10.1亿元,占年度筹资计划的94.5%;35个子项目中,已有3个项目提前完成任务,29个项目正在实施,3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坚持以创业带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1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0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2%,低于控制目标。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9898.9元,增长14.4%。物价水平整体趋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4%。围绕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市,争取资金5800万元加快103所标准化中小学建设。筹资3089万元再次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平提高211元。社会保障“一卡通”工程顺利推进,即将启动运行。落实公租房、廉租房、住房租赁补贴政策,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率72%,高于全省水平。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全市经济虽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当前经济运行外部环境仍不乐观,产业结构不优,有效需求仍然不足,抗风险性能力不强,投资增速逐步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二是重大工业龙头项目欠缺。全市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承载能力不强。投资过百亿元以上、50亿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偏少,缺乏一批带动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龙头项目。
  三是外贸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国际贸易壁垒增加,部分地区局势动荡,加上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产品单一等不利因素,增大了完成全年外贸出口目标的难度。
  三、下半年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完成或超额完成,下半年拟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第一,坚持加强经济运行调节,确保实现稳定增长。一是强化对宏观经济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微调变化和全市经济运行态势,加强对趋势性、苗头性问题的跟踪分析。二是加大金融协调力度。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三是千方百计保障财税收入。做好税源的培植,加大对重点税源、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服务力度,强化税收稽查,实现中小税源应收尽收。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和民生保障。四是大力激活民间投资。围绕国家“新36条”,出台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民间资本办实体经济、新兴产业。
  第二,坚持培植优势产业,着力壮大工业经济。一是狠抓“五大工程”。把领导力量、支持政策、项目资金集中向“五大工程”倾斜,确保全年净增规模以上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二是巩固和壮大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冶金、装备制造、建材、能源、医药化工、电子信息、轻纺等七大产业集群,推动支柱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葛店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加速器建设。四是加快开发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产业园区发展导向规划,大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承载力。加快各区1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配套建设步伐。
  第三,坚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一是狠抓“三个一百”工程。继续推进148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95.6亿元以上;加大对项目建设大提速责任书的督办落实和责任考核,狠抓前期推进和招商引资118个项目推进;继续围绕175个项目大力争取中省资金,力保中省项目带动投资70亿元以上。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快7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重点推进波尔亚太、顾地总部等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吴楚大道、汉鄂高速、城际铁路等27个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是狠抓项目策划申报。加大跑部进京、跑省进厅的力度,全力策划申报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大力争取三江港货运站及港区铁路工程、鄂咸生态快速通道等项目尽快审批。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产业导向规划,落实优惠政策,引进一批带动性强、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
  第四,坚持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抓好特色商业街、专业市场和高端商场、酒店建设。扩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覆盖范围。继续做好“家电下乡”工作。抓好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确保完成今年“小进限”目标任务。二是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扭转外贸出口下滑的态势。三是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推进船舶、机械及设备、钢材、纺织服装四大产业出口基地建设,加快生物制药和机电科技产业出口建设。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引导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各类展会,支持企业开展网上贸易,全方位开拓市场和拉动出口。
  第五,坚持推进城乡一体化,确保“三农”持续发展。一是强化工作机制。根据《意见》和《实施纲要》确定的目标,明确责任,有序推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新社区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二是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管理。推动新社区建设“强点、连线、扩面”,按照300—500户的要求,壮大新社区居民规模。提升新社区管理水平,推动农村网格化管理。加快推进“清洁乡村”工程,编制全域城乡一体化污水、垃圾处理系统规划。三是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国土整理、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整治、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四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四大支柱产业板块基地建设。加快华容农产品加工园建设,力争园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亿元。
  第六,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综合改革示范工作。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力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9月完成第一批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交易。稳步推进确权登记颁证,力争年底前全面完成各试点村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开展“五权”抵押融资,力争实现“五权”抵押融资亿元以上;二是加快推进行政层级改革。加快实施葛店开发区减少行政层级改革试点,力争年内按大部制运转。全面推进汀祖镇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三是继续争取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做好对各有关部门对口上级部门的汇报衔接,丰富厅市共建内容,把各个共建内容项目化、资金化。四是加快综改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国家节能建材质检中心、葛店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加速器等项目建设,争取梧桐湖科技创意产业园、梁子湖入江第二通道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第七,坚持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加快落实“十件实事”。强化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全部完成。二是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加大小额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资金补贴等支持力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快重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项目建设。提高医保待遇,启动社会保障“一卡通”运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年底完成3825套建设任务。三是认真抓好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力争不发生较大安全事故。四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落实保稳控稳措施,属地处理信访问题,化解积案。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矛盾纠纷排查。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特殊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对照全年目标,下半年发展任务压力仍然很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抢抓机遇,克难奋进,为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而不懈努力!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联系电话:027-60830100    EMAIL:ezrd@163.com
            Copyright 2021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5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