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监督工作 > 工作监督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开展社区治理专项调研

对象全覆盖 问题全收集 建议全交办

工作监督       2021-09-03       
       返回列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向基层放权赋能,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减轻基层特别是村级组织负担,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要求,要突出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一要点两计划”,为进一步加强我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3月下旬至5月,按照“调研对象全覆盖、调研问题全收集、调研建议全交办”的工作思路,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分别带领7个调研组,采取集中调研和小分队调研相结合、问卷调研和实地调研相结合、全面了解与重点调研相结合等方式,深入各区、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相关市直部门及社区开展专题调研,实现社区100%全覆盖,并覆盖50%以上的市直单位和小区,提出问题和建议50项372条,相关问题和建议已转市政府进行处理。

5_副本.jpg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王玲在市委书记孙兵的陪同下到鄂州市民中心调研。

6_副本.jpg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平在澜湖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注重党建引领 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
坚持高位推进,实施“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和实验区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一号工程”来抓,快速、高标准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已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各部门目标考核范围,纳入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区、街道(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
突出党建引领,激活基层治理“一盘棋”。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的原则,建立街道“大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位一体”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深化区域“联动共建”,坚持“社区主战、单位主建”,落实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兼职委员制,完善党建联席会制度,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完善“双报到、双认领、双评价”机制,推行市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居民小区“双报到”制度,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推动双向认领、双向服务、双向评价。
理顺管理体制,放权赋能街道。强化党的建设作为街道首要职责,推动街道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上来,调整制定统一的街道职责清单并实行准入制度。逐步将管理权限、编制、人员等下放到街道,推动人员统一管理、资源统一调配、工作统一安排,实现事权与责任相适应。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街道综合便民服务机构和服务平台建设。

7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清芬到凤凰街道调研。


聚焦服务创新 争创国家级实验区
2019年8月,我市成功创建省级社区治理实验区,目前正全力向国家级实验区冲刺,省民政厅已将我市作为全省第一位排序向民政部推荐,申报国家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公益创投能力。我市社区公益创投项目连续2年获得省级比赛大奖。2020年,有3个项目荣获湖北省第七届优秀社区社会组织暨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交流展示大赛“双十佳”(省十佳社区社会组织、省十佳社区公益创投〈志愿服务〉项目)。
推进“共享+众筹”六大行动,全面深化创建工作。广泛开展社区服务、物品、空间“共享+众筹”,共享公益金,城乡互补等行动。江城社区共享厨房、西山社区共享花园等已形成“共享+众筹”特色活动品牌。通过开展公益集市活动,极大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的热情,雷山社区每月一集市、澜湖社区城乡联动集市均受到居民一致称赞。
 
聚焦补齐短板 释放治理效能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2020年,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意见》(鄂州发[2020]1号)文件,配套出台了《鄂州市推进“共享+众筹”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工作方案》《鄂州市城市社区工作规则》等20余个文件,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稳步实施“40工程”。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8亿元,在中心城区40个社区开展老旧小区整治和改造,目前已建成面积32.4平方公里,覆盖31个社区472个小区,服务居民40万余人。
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市政府投入预算1.5亿元,采取利用闲置资产、整合现有资源、共享、改扩建等方式,对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社区服务场地平均建筑面积达2200平方米以上,可同时满足“1+9”功能需求。
加强公益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三级公益性服务组织孵化基地建设。市级孵化基地“共益园”于今年9月投入运行。凤凰街道、段店镇等街道(乡镇)13个共享工作站(社工站)已建成,江城社区、百席村等13个社区(村)共享工作室(社工室)已投入运营。

8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周秀华到泽林镇中心街社区调研。 

加强队伍建设 提升治理能力
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核定城市社区工作者岗位总员额620人,组织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主城区381个网格均配备1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水平的标准,建立与岗位等级和绩效考核相衔接的社区工作者薪酬体系,并实行动态调整。出台城市社区工作者考核办法,市(区)、街道分别开展各类社区实务培训20多期,培训社区工作者1400多人次。
基本实现小区业委会全覆盖。主城区33个社区共有符合组建业委会条件的小区444个(含单位管理15个),已有442个小区成立业委会(含单位管理15个),组建覆盖率达99.5%,助力小区微治理。
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通过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培育发展、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发展、降低注册登记门槛扶持发展、探索成立联合会形式创新发展等举措,大力孵化培育发展本土社工队伍。目前,已注册登记正阳社工、伟创社工、嘉和社工等专业社工机构21家。
成立鄂州市社会工作联合会,推动社工行业标准化建设。今年4月,组织成立鄂州市社会工作联合会,目前已发展会员107家。
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以自治增活力,提高议事协商能力。健全和创新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以法治强保障,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实行“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推进街道(乡镇)、社区(村)法律顾问全覆盖,让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以德治扬正气,积极构建邻里和睦的生活环境,大力营造守望相助的社会氛围。

9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友安到古楼街道调研。

聚焦基层减负 回归服务本职
实施清单减负。出台社区工作“四项清单”,明确具体工作事项,不在清单之内的事项,社区可拒绝接受。
实施准入减负。印发《关于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的实施方案》,在落实“四项清单”基础上,上级职能部门委托给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严格按照“全面准入、依法准入、集中管理、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办理。
实施科技减负。借鉴上海、杭州等地先进经验,按照“一窗受理、一键进入、一人全办、一网通办”的要求,大力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用科技手段为社区减负。目前,智慧社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核,正在推进项目立项等工作。
实施提能减负。2018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采取每月一训、现场实操等形式,组织城市社区工作者开展培训10余次。2020年,共有376名村(社区)工作人员报名社会工作者职称考试,其中59人通过考试,持证人数占比近30%。
实施增能减负。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机制,推进“爱满鄂州”“幸福家园”等项目服务,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参与社区治理。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机构服务为社区赋能,各区、街道已购买嘉和、伟创等社工组织服务,专门在社区从事公益性服务组织孵化,组织开展公益服务。长期在社区开展公益性服务的组织达67个,公益服务项目143个。

10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袁谟浩到洪港小学调研。

11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江国新到红莲湖佳园小区调研。

12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祝健到西山坡小区调研。

13_副本.jpg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时文到月畔湾社区调研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联系电话:027-60830100    EMAIL:ezrd@163.com
            Copyright 2021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5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