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活动

西山街道人大:代表倾情接力活化红色资源
凝聚基层治理新合力

代表活动       2025-11-07       
       返回列表

金秋时节,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七里界村仙山赵湾,松柏含翠,鄂城抗战英烈纪念碑巍然矗立。这座铭记1938年大王河阻击战英烈的丰碑,连同新落成的鄂城抗战教育基地,正以鲜活的红色文化力量,为基层治理注入深厚底蕴。基地的诞生与蝶变,凝聚着西山街道各级人大代表的倾情接力,更书写着红色资源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篇章。

图片1.png

一、代表接力:从“重立丰碑”到“基地成型”的为民实践

“红色资源是历史的馈赠,更是基层治理的精神纽带。”西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柯幼云表示。近年来,街道人大紧扣“赓续红色血脉”主线,推动红色资源从“静态保护”向“活态利用”升级,一场跨越数年的“红色接力”就此展开:2021年,首座仙山抗日烈士纪念碑在遗址重立,为红色记忆立起“坐标”。2023至2024年,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连续联名提交议案,呼吁系统打造大王河阻击战遗址,建设红色革命文化教育基地。代表们深入调研、走访群众,梳理出“遗址保护、展陈提升、功能融合”三大需求,推动议案进入决策视野。2025年3月,“鄂城抗战教育基地”被列为鄂城区民生十件实事,明确“加强农村公共文体场所建设”目标,项目驶入快车道。2025年9月30日,全国第十二个烈士公祭日前夕,基地完成主体建设并试行开放——修葺一新的纪念碑广场庄严肃穆,鄂城抗战纪念馆以文物、影像还原烽火岁月,仙山红色剧场成为沉浸式教育空间,周边市政道路串联起“红色地标”与村落,一幅“红”“绿”交融的乡村图景渐次展开。

二、监督赋能:从“建得好”到“用得好”的长效护航

“红色基地不仅要建起来,更要活起来、管长久!”2025年10月24日,西山街道人大工委组织辖区各级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基地建设。代表们实地察看纪念碑广场、纪念馆展陈及周边设施,听取村委关于运营情况的汇报,并围绕“三大关键问题”深入探讨:长效管护---建议建立“街道统筹、村社主体、社会参与”的管护机制,引入志愿者队伍参与日常维护;资金保障---呼吁整合文旅、民政等部门资金,探索“红色资源+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群众参与---鼓励村民讲述“家门口的抗战故事”,开发红色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代表们一致认为,红色教育基地要成为“多维平台”——既是党员教育的“红色课堂”、青少年研学的“实践基地”,也是群众休闲的“文化公园”,更要通过“红色+文体+旅游”融合,让历史“活”在当下、资源“惠”及于民。

三、基层治理:红色基因激活社区凝聚力

从一座纪念碑的重立,到一个教育基地的成型,鄂城抗战教育基地的蜕变,是西山街道人大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生动注脚。如今,基地已成为当地“红色地标”:村里的老党员定期在此讲述战斗故事,中小学生组团研学感悟初心,游客慕名而来感受历史温度……红色文化不仅凝聚了民心,更带动了社区治理创新。红色阵地赋能基层治理:共治共享---通过“红色传承志愿服务队”“巾帼建功队”等群众组织,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热情;文化浸润---红色剧场、手工艺坊等场景成为居民文化生活新载体,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民生联动---基地周边配套文体设施、公益集市等,形成“红色服务+民生需求”闭环。

图片2.png

下一步街道人大将持续跟踪监督,推动红色文化与公共文体服务深度融合,让仙山这片红色热土,既成为铭记历史的“精神高地”,更成为凝聚民心、服务民生的“幸福家园”。

(陈瑞祥)


版权所有:鄂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联系电话:027-60830100    EMAIL:ezrd@163.com
            Copyright 2021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20153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