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梁子湖区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对全区养老事业开展了专题询问。会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人大代表听取了全区养老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并围绕前期调研梳理的“成效总结、难题破解、未来发力”三大方向精准发问,问题直指短板,问出了实情、问出了压力,区民政局及相关负责同志应询态度诚恳,回应具体实在,答出了办法、答出了责任,为全区养老事业提质增效注入动能。
“问”前深调研:找准养老事业“薄点”
为确保专题询问靶向精准,区人大常委会提前部署、扎实筹备。7月28日,主任会议专题研究专题询问工作方案,明确以“全区养老事业发展”为核心,围绕“现有成效、突出问题、改进措施”三大维度开展调研;7月30日,组织调研团队实地走访梁子湖安康医养结合医院(民营)、涂家垴镇福利院(公建民营)、涂家垴镇涂镇村幸福食堂、沼山镇福利院(公建公营)等不同类型养老服务机构,通过现场察看设施、查阅运营台账、与老年人及护理人员面对面交流,全面掌握全区养老事业发展现状——核实了“建成区级失能人员照护中心1个、镇(园区)农村福利院5家、各类养老床位1107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43.7张(超湖北省标准8.7张),社区与乡镇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100%”的显著成效,摸清了“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高、社区照料中心运营难、养老从业人员专业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专题询问奠定坚实事实基础。
“问”中辣味浓:聚焦养老事业“难点”
询问现场,区人大代表紧扣前期调研发现的关键问题,结合全区养老事业发展实际,围绕“成效巩固、难题破解、未来规划”三大方向接连发问。一问 “成效巩固”:现有养老服务体系如何持续优化?代表们首先肯定全区养老事业取得的成效,同时追问:“目前我区已初步形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硬件设施改善、老年人照顾服务、适老环境营造等方面有明确成果,下一步如何进一步巩固这些成效,让优质服务惠及更多老年人?”区民政局负责人回应,将从三方面深化:一是持续完善硬件网络,改善服务条件,重点提升护理型床位占比,推动农村福利院转型升级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二是扩大“物资+服务”覆盖范围,以太和社区幸福食堂为例,在现有助医、代办、送餐等服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太和社区幸福食堂服务半径,力争年服务量突破1.2万人次;三是深化智慧养老应用,依托市级智慧养老云平台,将在线监督覆盖范围从8家养老机构扩展至所有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并努力实现补贴办理线上办“全覆盖、零跑腿”。二问“难题破解”:如何降低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针对“全区养老机构入住率不高,总床位空置800余张”问题,代表们直指核心:“当前养老机构硬件达标,但床位空置率高,如何从政策、服务等层面破解这一矛盾,让空置床位‘用起来’?”区民政局负责人明确三项具体措施:一是扩大宣传与体验,对分散供养的人员全面上门摸排入住意愿,邀请有意愿者免费试住一周(食宿全免),定期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开放日,提供政策讲解与体验服务;二是提升服务专业度,建立养老服务人员资格认证与考评体系,联合专业培训机构开展实操技能、理论水平定期培训,年内实现护理员持证率提升至95%以上;三是优化服务内容,强化安全与卫生管理,深化医养结合,丰富集体生日会、文艺汇演等文娱活动,增强机构吸引力。三问“未来规划”:如何提升养老事业发展合力?围绕“下一步如何提升全区养老事业合力”,代表们追问:“在基础设施、服务供给、人才队伍、医养结合等方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动养老事业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转变?”区民政局负责人从四大维度作答: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支持新建、改扩建养老服务设施,推动城镇小区适老化改造,2026年底前实现农村互助养老点“一村一站点”;二是优化服务供给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居家养老服务企业,支持社区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引导养老机构向规模化、连锁化发展;三是建强人才队伍,扩大养老服务职业培训规模,建立合理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吸引专业人才投身养老事业;四是深化医养结合,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向养老领域倾斜,为老年人建立健全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健康教育与体检,完善医疗保险保障机制,实现“医疗+养老”无缝衔接。
“问”后速整改:直指养老事业“靶点”
专题询问的核心在于“问效”,区政府将紧扣询问问题推动整改落实。一是在“精准化”上深耕细作,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编制,明确服务对象、内容、标准及责任主体,针对分散供养人员,制定“一人一策”服务方案,动态跟踪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惠及需求群体,避免服务“一刀切”。二是在“协同化”上突破壁垒,明确养老事业需形成合力,卫健、人社、财政、残联等多部门健全联动机制,其中卫健部门加快“医养结合”推进节奏,人社部门重点支持养老人才培养与薪酬保障,财政部门优先保障养老资金投入等,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杜绝“各自为政”。三是在“长效化”上谋实举措,将养老工作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从根源上解决设施用地、资金配套等长期问题,同时建立养老服务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执行不偏差、服务质量不打折,避免“短期整改、长期反弹”。
(梁子湖区人大常委会 贺洲)